12月31日上午,全国妇联召开电视电话会,表彰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进集体、先进个人,揭晓2020年全国最美家庭。其中,东至县杨月成家庭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。
在东至县东流镇桥东回民村,有一户四世同堂、30个成员的大家庭。40年来,兄妹情深、妯娌和睦,风雨同舟,不离不弃,携手打造了一个市、县两级“最美家庭”。这就是东至县水利局职工杨月成的和美之家。
“再困难也要把弟妹们带大成人。”40年前,17岁的杨月成作为长子,默默地接受了父亲的临终嘱托。杨月成兄弟姊妹七人,父亲离世那年,小妹才6岁,大弟也只有15岁。一家8口人的生活,让不到40岁的母亲一筹莫展。杨月成放弃了高中学业,尚未成年就成为家中顶梁柱。乡亲们见他乖巧懂事,勤奋肯干,推选他到村林场工作。在认真当好护林员的同时,杨月成起早贪黑,忙完了工作忙家务,帮母亲撑起了整个家。
▲杨月成为母亲倒水
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乡亲们的帮助下,杨月成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。弟妹们先后成家立业,让他倍感欣慰。但是天有不测风云,2009年6月,小妹被诊断为急性尿毒症,唯有换肾,才能保命。面对20多万元的高额医疗费用,小妹几乎绝望。确诊的那天晚上,杨月成召集兄弟姊妹开了家庭会议,带头拿出3万元资助小妹一家。家庭会议还决定,6个兄妹由大到小依次做配型,谁配型成功谁就捐肾。3个妹妹考虑到大哥为这个家庭付出太多,就瞒着杨月成带着小妹悄悄到上海做了配型。二妹杨金莲与小妹配对成功后,没有丝毫犹豫,立即决定捐肾。杨月成闻讯后,火速赶到医院,张罗筹款、手术、护理等事宜。在哥哥姐姐们的精心照料下,小妹成功进行了换肾手术,获得新生。
熟悉杨月成的人都知道,老杨这一大家子命运多舛。2014年,在外务工的二弟突发心脏病,弟媳身体不好,侄儿刚上大学。杨月成千方百计筹钱,发动弟弟妹妹资助。最终,二弟还是撇下病弱的妻子、上学的孩子和巨额的债务撒手而去。为此,杨月成和弟弟妹妹们商量,共同承担二弟的孩子上学和家庭生活费用,直至侄儿大学毕业。
2015年,不幸的消息再次传来。在湖南务工的二妹夫被确诊为尿毒症,同样需要换肾。面对50万元的巨额医疗费,大哥杨月成又一次站出来,东拼西凑了30多万元送到长沙,千方百计找到匹配肾源,帮助二妹夫及时做了手术。去年,二妹夫出现术后排异,需要强化后续治疗,老杨经常利用节假日,往返于合肥、上海等地,四处奔波,求医问药。
杨月成常说:“一家人的爱,只是小爱,延伸到乡亲们的爱,才叫大爱”。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杨家兄妹不但相处精诚团结、遇难同舟共济、彼此相敬如宾,而且善待邻里、热心公益。只要乡亲们遇到难处,杨家人都会主动伸出援手,热情相助。
20多年前的一天,杨月成出差到安庆碰到一场车祸,肇事者逃逸。他毫不犹豫地送伤者去医院,并垫付了医疗费。镇妇联组织开展公益活动,杨家姐妹自告奋勇报名参加。考虑到她们的家庭条件和身体状况,镇干部婉言劝说让她们别去。她们说:“我们家能有今天,得益于大家的帮助,我们理当感恩社会,回报社会。”时至今日,乡亲们出现邻里纠纷或家庭矛盾,杨家老母亲会第一时间上门劝解;举家外出打工的邻居房屋无人照看,老母亲会经常在清晨和傍晚巡查一遍;空巢老人行动不便,杨家兄妹隔三差五地上门嘘寒问暖,帮助整理家务。“视邻为亲”的杨家人,在当地结下了很好的人缘,赢得了良好的口碑。
|